靠谱,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.html
最佳答案
⚪ 作者:侯小强
⚪ 来源:刘润(ID:liurun-pub)
导读
什么是靠谱?
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。
对外不断交付确定性,对内不断提升人生算力。
管理,是一生的修炼
我是1975年生人,今年已经48岁了。
40多年的人生经历中,做过职业经理人,也做过创业者。
朋友圈里的人,有普通人、也有明星、企业家、媒体人、行业精英。
40多年来,我见过白手起家的人,声名鹊起,成为富豪排行榜单上的大人物。
也见过特别厉害的人,突然间身陷囹圄,令人扼腕叹息。
我作为一个观察者,时常在想:为什么有的人,这些年一直顺风顺水?
为什么有的人,即使身陷绝境,却依然能够越过山丘,逆风翻盘?
有没有一个词可以概括这背后的原因?什么样的人,容易遇见贵人?
什么样的创始人,在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时,依然能够逆势增长?
我思来想去,答案只有2个字:靠谱。
什么是靠谱?
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。
对外不断交付确定性,对内不断提升人生算力。
所谓靠谱,在我看来有四重境界:
收到做到,说到做到,想到做到,知道做到。
什么意思呢?我一个一个来讲。
靠谱的第一重境界:收到做到。
对于靠谱的理解,其实很多人在第一关,就挂掉了。
你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,周末,你和朋友一起去吃下午茶,朋友问:你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吗?
你可能会立刻脱口而出,我当然靠谱啊!
但是,你真的确定吗?绝大部分人都会本能地觉得自己是靠谱的,别人是不靠谱的。
很少有人说,我太不靠谱了。
其实要是按照我的定义,你会发现其实绝大部分人,都是不靠谱的。
靠谱是一个动词,是需要做,而不是说的。
比如你作为公司一个业务负责人,突然有一天,你的老板给你安排了一个紧急项目任务。
这个项目任务根据你的业务经验和目前的资源配置,你认为是上级考虑不周,贸然执行,弊大于利,甚至可以说是“功在当代,祸害千秋”,会极大地伤害用户体验。
请问,你的第一反应状态和接下来的动作会是什么?
为了业务,为了公司,冒死进谏?期待改变公司决议?一次不行,两次,三次?不撞南墙不回头?
你觉得这是不是靠谱?
答案是,不一定。
你可能会很委屈,我这么做,可是为了公司好呀。
但是!发现项目风险点,勇敢指出,不一定是靠谱。
好吧,那沉默了,躺平了,我无脑执行呢?
不说风险点,盲目执行,也不一定是靠谱。
啊?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那到底什么是靠谱?
记着,A和B打架,答案藏在C,要学会创造性地提出双赢方案。
接下任务之后,即便知道有困难,也应该迎难而上。
有困难?有风险?很好。
然后呢?怎么策略性解决?怎么能够既满足公司的期待,又能够把你内心的风险点降低?怎么在资源、激励不足的情况下解决难题,确保交付完成?
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这,才是靠谱。
在公司做业务,一定要有一个基础认知:上级的命令,就像军令一样。军令如山。
只要接到上级指令,就要交付确定性。遇到困难要求助,有关键里程碑节点时,要去及时沟通,项目结束时要有复盘,沉淀经验和教训。
这就是靠谱的第一重境界:收到做到。
做到这一重境界的人,会更容易被重用。
为什么?沟通成本低,我安排你的事,你马上能落实。上级见了这样的人,都会喜欢得不得了。
靠谱的第二重境界:说到做到。
什么是说到做到?看一个人是不是谦虚靠谱,可以注意他平常的用词表达。
比如喜欢说“整个”。你负责什么?我负责整个华南区的大客户技术,具体一点?配合10个销售写PPT。
比如喜欢大幅度“四舍五入”。你们公司有多少用户?不超过100万吧。实际呢?1万。
比如把未来的当今天的,你们公司一年收入多少?3000万。是哪一年的?预计明年。今年实际?100万。
比如完全不把自己的承诺当回事,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过分承诺。放心,你的事,就是我的事。第二天酒醒之后,你说啥事?
你会发现说大话、说空话、说假话的人,他经常话说得很满。但事情,做得很差,这就是不靠谱。
靠谱的人,你发现他们从不轻易承诺。明明能做八九分,偏要说个五六分留有余地。这就叫说到做到。
对于公司来说,中高层管理人员,日常定年终目标、季度目标,必须要保证说到做到。你不能放空炮,说空话。
靠谱的第三重境界:想到做到。
第三重境界又分出几个小星级需要修炼。
第一个小星级,能想到别人想到的东西,这个其实就是感知力强,情商高。
你会发现在公司,很多时候上级还没说话呢,你的同事立刻就能感觉到他要说哪件事了。这是一种感知力。
第二个小星级,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。这其实也是责任的意义。就像刘润老师说的,责任,不是我们一起计划10件事情,然后你去做。这不叫责任。
因为再聪明,想得再全面,也一定至少有20件事,是我们没想到的。
这样的话,我就要时时想,我们忘了什么没有?我们忘了什么没有?
这时,你没有承担起责任。
责任到底是什么?
责任,不是对那些想到的事负责。责任,是对那些“没想到的事”负责。
你能不能查缺补漏,随时补位?帮别人补上那关键的一环?这种人,就特别容易被公司重用。
第三个小星级,戒妄念。脑子里不要老有那么多念头。
像我年轻时刚入职场的时候,有时候闭目思考,一闭眼睛,各种念头都起来了。
你要数一数的话,估计有84000个念头。但那些厉害的人,你会发现他脑子里边的算力,是全部集中在事儿上的。
他们没有ego,是把事儿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。他们不会不停地去内耗自己,坐在那儿想啊想,今天谁又对不起自己了?
靠谱的人,思维就像一个渔网一样,把那些重要的事儿,都打捞起来,把注意力投射在重要的事上。
集中全力,想尽一切办法,确保能够完成。这就叫想到做到。
靠谱第四重境界,知道做到。
知道做到,其实就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。知道的我就要做到,坚信的就要坚持。
比如说:知道熬夜抽烟对身体不好。知道发脾气,不控制情绪会伤害身体。知道不和团队达成共识,强压管理指令,会伤害团队感情。知道自己耐心极差,易怒,且容易产生距离感,却依然我行我素。
什么都知道,却什么都改不了。自己说的,自己却做不到。这,也不是靠谱。
知道要变成行动,这才叫知道做到。知道做到,也是靠谱的第四重境界。
在商业世界的日常工作中,靠谱是比聪明更可贵的品质。每位职场人都需要重视效率、承诺,并且以结果为导向。
当我们说一个人靠谱时,到底在说什么?其实说的就是稳定性,办事让人放心。
交给你手里的活,都能按时按量按照预期完成。没有意外,更没有惊吓。
靠谱的人千篇一律,不靠谱的人各掉各的链子。
靠谱,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。
懂得如何平衡和取舍,是管理者一生的必修课。任何状态下做到靠谱,是对精进者时刻的要求。
骑在猛虎身上,坠入茫茫黑夜
什么是创业?
创业就是骑在猛虎身上,坠入茫茫黑夜。
创业不是九死一生,而是九千九百九十九死,一生。而且,绝对不可能永生。
我每天进办公室前,都要做心理建设。
为什么呢?一进办公室,三大难题就迎面而来。
第一大难题是什么呢?每天一睁眼,各项硬性支出,花钱如流水。
其次,是解决不了的问题。所有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,就需要老大来指明方向。
第二个是什么呢?坏消息。
一进办公室,大家嘴上说的是给你报告好消息。但每个好消息后面,紧接着就是一个很坏的消息。
第三,是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。
出差回来,刚刚躺下,微信消息就弹出来,员工之间有争执,想和你谈谈心。
管理者就像一个情绪垃圾桶,每天被无数的抱怨、指责、推诿冲击着。
天下的创业者,都这样。那怎么办?得想办法去改变。
怎么改变?别人做不成的事,解决不了的问题,你不得硬着头皮解决吗?
我经常跟人讲,哪有什么天生勇敢,都是硬着头皮在生抗。
哪有什么五感发达,不过是一次次被社会毒打得遍体鳞伤,形成了肌肉记忆。
哪有什么稳如泰山,实际上内心早已兵荒马乱。
我经常举一个例子,小的时候,我们的父亲手里边,可能只有3颗糖。他给第一颗,我们吃完了。他给第二颗,我们又吃完了。他给第三颗,我们还是吃完了。
我们总觉得父亲手里有无数的糖。但是,真相只有父亲自己知道。他的手里,实际上只有这三颗糖了。三颗之后,弹尽粮绝。
但是父亲的笑,总是让你感到很踏实。很多创业者,其实都有过即将弹尽粮绝的时刻。所有的成功,本质上都是一次惨胜。
我现在遇到难题的时候,我不会想这题有多难,我经常每天鼓励自己: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,明天会更好,总会有办法。
2023年,世界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。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,我们不是要被问题打败,选择躺平,而是要团结起来,共同打败问题,迎接挑战。
这也是CEO的核心职责: “求之于势,不责于人”。
如何看一个员工可不可用?
第一,关注成果。
举个例子:公司交给你一个重要的市场推广任务。
任务包含了多个方面,包括广告设计、线上推广、线下活动等。
你立即投入到工作中,努力地去了解市场需求,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,并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推广计划。
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,你不仅按时按量完成了各项工作,还不断优化策略,使整个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
当你的上级看到这一成果,心里就会非常明白: 你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,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执行力。
这样,公司才会给予你更多的机会、资源和指导,让你在公司中承担更重要的职责。
因为,优秀的员工总是能给公司带来稳定的预期。
第二,看勤奋度。
我举个例子,公司里有小王和小陈两名员工。小王一直以来都是个勤奋的员工,他早早地来到公司,迟迟地离开。
面对各种工作任务,他总是积极主动,独立解决问题。
他对自己的职责有清晰的认识,总是设定明确的目标,并努力去实现它们。
在团队项目中,小王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,助力团队取得成功。他勤奋的表现得到了同事们的赞誉,不仅得到了上司的支持与帮助,还吸引了行业内的“贵人”关注。
与小王不同,小陈是个懒惰的员工。他总是迟到,遇见问题,总是习惯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。这样的行为让他很快失去了领导的信任和支持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小王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毅力,凭借自己的努力,逐步晋升到更高的职位。
而小陈虽然能力很强,却因为懒惰和消极的态度,在公司失去了发展的机会。
勤奋的员工与懒惰的员工存在显著差别。
一个人的勤奋程度受其内在动力系统的强度、承受压力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共同影响。
看似一个简单的习惯,实际上却揭示了一个人在系统性工作中的表现。
第三,观察员工的学习能力。
我举个例子,比如最近AI大火,你可以观察一下公司的员工,谁是最先体验生产工具的。
学习能力强的,可能去年12月底就申请了账号,早早就开始了体验。学习能力弱的,对新事物不敏感的,可能等到ChatGPT4.0模型出来的时候,才开始体验。
你们公司的员工是不是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?是不是总是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课程,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各种书籍,主动向同事请教,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?
对于员工来说,最为关键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。
通常,我们提到的能力是一种存量概念,是过去的经验、教训和认知的总和。
然而,学习能力预示着未来的潜力。
一个员工是否具备好奇心和求知欲,是否养成了学习的习惯,是否习惯于与新事物、新趋势以及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建立联系,这将决定他的可塑性。
对于那些心胸开阔、始终不停歇地学习并能深入探讨的员工,我们应保持高度关注和重视。
在值得的人身上,花时间。
最后的话
什么是靠谱?
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。
对外不断交付确定性,对内不断提升人生算力。
所谓靠谱,有四重境界:收到做到,说到做到,想到做到,知道做到。
靠谱,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。
懂得如何平衡和取舍,是管理者一生的必修课。
任何状态下做到靠谱,是对精进者时刻的要求。
让老板信任,公司重用,投资人放心的一个最基本品质,是靠谱。
聪明的人千千万万,靠谱的人寥寥无几。
靠谱的人,能被厉害的人看见,能被机会和资源看见,能让事情朝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。
靠谱的人,才能走得更远。
-end-
【黄埔79期】
国际注册质量总监高级研修班
克劳士比作为中国质量界“黄埔军校”,24年来,培养近万名企业家及高级质量经理人,并于2003年,创建并推广首席质量官(CQO)制度。
本期国际注册质量总监班(CQD)系国内首创,将中国质量总监的职业发展要求与Crosbyism的能力模型相结合,其知识体系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,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,对实现企业增长和个人职业生涯进阶具有重要意义,被业内公认为最有效、最系统的高级经理人培训项目之一。
- 用 “一次做对”的工作哲学 指导自己的实践;
- 用“完整性”的系统思维实施 质量战略管理 ;
- 应用新的技巧推动 质量文化的变革 ;
- 通过 领导力的提升 完成“角色转化”以及职业生涯之路的拓展。
如果喜欢我们,记得点“赞”和“在看”
责任编辑: